团内新闻 当前位置 : 首页 >> 新闻资讯 >> 团内新闻 >> 正文

科技文化进大山 多院携手助教育——我校社会实践队赴略阳实地调研纪实

2018年05月10日 12:39  点击:[]

美丽的山城略阳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地带。山清水秀,生态宜人,却是汉中市贫困发生率较高的区域。到2016年末,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人口占农村人口的30%,贫困发生率高出全国24个百分点、全省20个百分点、全市12个百分点。针对此情况,为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落实我校关于脱贫攻坚工作的部署。711日,由我校党委组织部、校团委、理学院团委和计算机团委组成的社会实践队赴汉中市略阳县进行了为期8天的扶贫支教调研系列实践活动。实践队聚焦科技扶贫、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主题在当地开展科技巡展活动、入户帮扶和支教活动、产业扶贫调研等,为实践地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

掌稳科技扶贫的舵

扶贫先扶技,有了好的技术支撑才能大大提高工作效率和成效。在8天的社会实践里,我校实践队先后走访了团县委、各镇政府相关部门、产业园、青春驿站等,通过线上和线下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200余份,有效回收1838份,与民众深入细致的谈心交流,了解在科技扶贫中存在的瓶颈及脱贫需求,对急需解决的问题仔细做好记录,及时汇总反馈。

在调研的同时,西安理工大学实践队赴略阳县白雀寺村等7个行政村进行科技巡展活动,巡展主要围绕我校科技展品、农村淘宝使用、便民服务、新媒体的应用来开展。通过科技巡展,向民众普及科技知识,激发民众的在生产生活中的创新意识,以促进利用科技创新早日脱贫致富,为建立精准扶贫长效机制提供更好的保障。

筑牢产业扶贫的底

“发展一个产业、带动一方经济、富裕一方百姓。”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也是脱贫的主要依托。为更大范围地了解略阳县扶贫产业发展现状,实践队前往城关镇、横现河镇、金家河镇、白雀寺镇等4个乡镇进行实地调研。

在城关镇,实践队通过与团县委书记胡丹等进行座谈,了解了当地科技脱贫的领军人物和新兴力量,深刻体会到当代青年学生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和义务,保持政治方向正确,进一步解放思想,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通过对相关职能部门的走访,了解到当地脱贫攻坚政策及落实情况,对国家和陕西省精准扶贫战略有了较为深刻感受。

在金家河镇,西安理工大学实践队由镇纪委书记潘毅、党政办主任武杰、镇市场监管所所长高建平等带领参观了脱贫攻坚文化墙、社区服务中心、锦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玫瑰园养殖地和千亩荷塘等,了解到当地政府在产业扶贫中的好办法和新路子,即就是开发和扶持符合当地群众生活习惯与当地文化禀赋相适应的有效的扶贫产业。参观前,实践队员和镇政府工作人员进行了书法交流,深刻体会到文化思想扶贫已经成为金家河镇精准扶贫的一项重要举措。

在横现河镇,西安理工大学实践队参观了当地规划有序的工业园区,了解到当地大力实施产业扶贫战略,利用地方特色,变“输血”为“造血”,努力增加贫困农户收入。

紧抓教育扶贫的根

“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党和国家始终将教育扶贫作为扶贫开发、扶贫助困的治本之策。十八大以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精准发力、综合施策,发起了一场以教育为根本,目标直指贫困的脱贫攻坚战。

此次实践队,也是紧抓教育扶贫这个根本,在当地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扶贫活动。为了提高孩子们的学习兴趣,丰富他们的暑假生活,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由西安理工大学理学院、计算机学院和校级学生组织骨干组成的支教扶贫小组,开设了篮球课、手工课、国学课、音乐课、舞蹈课等课程,在校内集中授课的同时选择当地一些有代表性的贫困户进行入户一对一指导帮扶,并和小孩子们一起开展升旗活动,全体团员开展重温入团誓词活动等,通过这些活动,在提升文化课和实践课教育的同时坚定了学生们崇高的理想信念,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追求。

活动后期,西安理工大学实践队与略阳县白雀寺镇史家院九年制学校和略阳县白雀寺镇八一中心小学举行了结对捐赠仪式,共捐出价值18000元的书籍和文体用品,为孩子们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氛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希望本次实践能为地方建设贡献青春才智,能为学校人才培养和实现追赶超越的目标贡献青春力量。

撰稿:邹阿龙

01_副本.jpg

02_副本.jpg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