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糙的饭近平也吃的香,再穷的人近平也看得起。”这是村民对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插队时的印象。为了引导大学生骨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让大学生学习艰苦奋斗的优秀品质,10月12日下午四点在教十315,由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团委组织,在土木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王晨野同学的带领下,2017级本科生学生骨干展开了学习《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活动。 在陕北农村,习近平总书记与当地的人民群众同吃同住,不挑不拣。他爱民如己,甚至将每月分的四十斤粮票都交到了困难的农民手中。打坝、修梯田、改厕所、挑粪、建沼气池。青年时期的他不畏艰难,“干活和咱农村人一样”,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好评与信赖。他的心,永远和人民群众在一起。 在七年的插队时光里,青年习近平不仅勤于劳动,也热爱学习,抓紧一切时间,广泛阅读,对于一些深奥晦涩的书籍,他甚至能不厌其烦地读上十几遍,以求彻底明白弄懂书中的内容。但他并不因此而远离人民群众,相反,他与人民群众因知识走的更近,青年习近平利用自己的知识在农村参与了社会主义教育活动。人民评价他:“近平人很随和,亲和力强,知识丰富,记忆力很好,和社员有很多的共同语言。” 习近平总书记一生都有着强烈的使命感,他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切实带领人民群众走向更加光明的胜利;他有辩证的思维能力,在处理各种事件时能够准确分析;他遇事有定力,在困难面前毫不妥协畏缩;他肯读书善学习,使自己更加优秀,视野更加开阔。在那艰难的七年时间里,习近平用自己的行动为当地人民带来切实好处。 在社会日益发展的今天,作为当代青年知识分子,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习近平总书记知青岁月的光辉精神,不怕困难,不畏艰险,努力学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经过深刻的学习,学生骨干们表示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会将学习到的艰苦奋斗、积极进取的优秀品质发扬下去,不断传承,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 

|